2014年3月2日

克里米亞與蘇臺德區

不意外地,又有許多人對於俄國準備出兵克里米亞感到意外了。

這只證明了人們自我欺騙的本事,還真是不可小看。俄國一直以來的表現都是一個靠軍隊與核武有恃無恐,經常發兵的國家。車臣的人被殺成一團(以致於暴力層升到出現一堆車臣恐怖分子),發兵攻擊喬治亞(雖然喬治亞自身也有軍事挑釁),而攻擊的模式,和這次出兵克里米亞是相當一致的。

雖然「歸希法(reductio ad hitlerum)」是經常被濫用的,但當我們不談種族主義,不看領導者的「氣質」,而單看一致以來的行動、國策來說,很難不去把「克里米亞」看成「蘇臺德區」。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歐盟面對一個類似於張伯倫的選擇,而看來會毫不意外的,做出和張伯倫一樣的決定,並宣稱「為歐洲帶來和平」。

我們可以對照一下二戰前的德國,與現在的俄國的狀況。

一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失去許多領土,而希特勒的戰略目標是回復「大德意志」,將領土內有日耳曼人的土地全部納入自身的領土或是勢力範圍中。

冷戰之後,俄國(蘇聯)分裂,失去許多領土與「鐵幕」之下,東歐與巴爾幹的勢力範圍。而俄國的戰略目前是回復分裂前的蘇聯,或至少將之都納入自身的勢力範圍。

而兩國的人民同樣有一種「並不真的戰敗」的感覺。德國人產生了猶太背剌成為一戰失敗的主因的陰謀論;而俄國雖然沒有這類的陰謀論,但蘇聯的瓦解會被認為是一種內部的混亂所致,而並不真的是失敗。

德國出兵捷克蘇臺德區的主要理由是主張當地的日耳曼人的權益與民意心向德國,而這作為大德意志戰略的一環,是自然會出現的結果,而俄國出兵克里米亞,則也是著眼於克里米亞地區俄國人多(雖然歷史上是暴力趕跑與殺害韃靼人的結果),而基於「保障」他們而出兵。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同樣地一點屁用都沒有。

而雖然德蘇背後都有些潛在的衝突,但同樣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後來簽了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而現在則是雙方因為天然氣問題而有共謀的動機。

而德奧合併(Anschluss)的可能性,也反映在俄國與白俄等國重新合併的可能性上。

另外,兩國都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維持(表面上的)榮景,也因此面對可能加以制裁的對手,都有恃無恐。

一個重大的不同倒是俄國目前有世界最多的核彈,比老美還多。

而在二戰之前,面對德國兼併捷克蘇臺德區的侵略行動,歐洲的回應就是英相張伯倫在幕尼黑協定中承認了德國的兼併。而張伯倫還沾沾自喜地說「我為歐洲帶來了和平」。

之後的事態則不必多言了。

固然,局勢在時空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不過,對於一個有恃無恐的侵略者,不斷進行的武力試探來說,早一點顯現出強硬的態度,乃至於不惜一戰的決心,大致上是會比等到不可避免地試探到真正的底限時會爆發的大戰來得好多了。

今日的局勢可怕的地方在於,俄國是一個真正有機會佔領歐洲的勢力,至少歐洲與美國不以聯手強力對抗的話,事情很難不變成非常慘烈的世界大戰(這件事並沒有離我們太遠,雖然這一個世代早就忘了),而俄國至今的國策一直希望取代美國而堀起(甚至是重新打贏冷戰),而在人權記錄上,不管是國內或是國際人道介入上,都至少比美國來得可怖。總之,當我們覺得俄國應該不會發動戰爭時,他們總是會「令人意外」地動用軍力打人。這不是一個和平的國家,而其實力遠非之前武裝衝突頻繁的中東國家能比擬。

而這樣的局勢,加上這是一個核武強權,再加上其實俄國人恐怕並不那麼反對使用核武。這使得整個人類的未來大概都蒙上一層陰影。

雖然近來的局勢還有些變化的可能,但我想不意外地全世界會走上張伯倫之路,並「為歐洲帶來和平」,而如果中俄之間的聯手愈來愈清楚的話,WW3發生的senario也就呼之欲出了。而說穿了,這些該死的強權國家終究沒有超越19世紀。特別是在冷戰之後,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加文明,反而在幾個「強國」之下,愈來愈野蠻了。

而這一切對人類來說,都只會是一場災難。而對臺灣來說,恐怕更沒有樂觀的理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