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

序言

臺灣的動漫評論領域雖然整體來說還是相當貧瘠,然而也已經有許多前輩在網誌、討論區、BBS站以及專書中,極盡努力地完成了許多介紹以及評論,其中傻呼嚕同盟特別是令人尊敬的前輩,而RainReader長期經營網誌並不斷引介新的ACG資訊[1],也是我不可能辦得到的。

與這些前輩相比,我完全稱不上是動畫專家,就一個連日文也不太通的人來說,也無法引介許多日本的流行資訊,我只是一個研究所唸太久,無力考證照,而論文又寫不出來,窩在寢室和外界近乎失聯的-寬鬆意義下的-宅男[2]

只不過,好歹我在大學和研究所的日子加起來也已經進入第八年,而這段時間中還是拉拉雜雜學了不少東西,雖然沒有一項對出社會有幫助,但或許在可以讓我在單純的宅男二字上,寡廉鮮恥地加上個修飾語吧,這也是這幾年來我和一兩位研究所的先進彼此之間的戲稱-「知識宅男」。

對於動畫的製作過程、內幕、版本,以及各式各樣相關資料的理解,我遠遠沒有前輩們的能力,在這方面我只是一個喜歡動畫的普通臺灣人,因此我能接觸的作品也只限於臺灣能夠相對容易地取得的作品,雖說如此,單純靠著從高中起緊盯著節目表,一部一部的也看了不少動畫,在近二十年的時間中也累積了一些東西,從而也逐漸地對於動畫的形式與可能性有了一些想法。

另一方面,好的動畫作品,如同許多藝術創作一般,能夠延伸連結到許多思想、理論與關懷上,並且能夠在這同時反映了人們現實的處境,然而,這只有在「認真看待」之下才能帶給我們啟發,並且,當我們學了愈多,作品能夠帶給我們的啟發也就愈多,從而作為一位「知識宅男」,或許多少能想到一些平常不會被想到的東西吧?

其實在大學時代,除了極為封閉的人外,我們通常都能對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等有些接觸,而關心政治的人一定多少接觸政治哲學或是法哲學,而具社會關懷的人一定多少接觸社會理論,每個人在大學中在本科之外都已經學了很多。

但問題是,雖然我們已經學了很多,但經常覺得自己學了一堆碎片,無法轉述也難以應用,在這裡,認真對待動畫的好處也就特別顯著,這些作品能夠成為一個焦點,而在認真對待的過程中,或隱或顯地幫助我們將已經學到的東西整合起來,從而我們在能對一部動畫「說得更多」的同時,我們也就愈來愈能夠對許多事物說得更多,這或許無關於焦慮的臺灣人們念茲在茲的「競爭力」,然而培養這種對許多事物能夠連接到個人的學養而「說得更多」的能力,也正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培養更有素養的人,或是說培養「自由心靈」[3]

而這也是本書試圖接近的目標,雖然我在動畫研究領域幾乎是門外漢,而在法學、哲學、社會學與語言方面都是半調子,然而像我這樣不上不下的傢伙,或許能在對動畫的評論中將各種知識碎片統合起來,使得我們不管在知識方面,還是動畫本身,都得到更進一步的理解。

本書總共有二十三篇文章,前三篇是對評論、動畫與漫畫的一般性看法,而之後的二十篇,則分別是不同作品的評論。作品的選擇當然脫離不了個人的喜好,前五篇是鋼彈的系列作(但遠遠沒有窮盡),而之後的十五篇則儘量包括708090年代以及21世紀的作品,並且由於一部作品原則上只有在結局出現後,才能被當成一個評論的整體對象,從而原則上我也只處理已經能夠被當成一個整體的作品。

對於作品的選擇,我不會說這些作品就是最好的,然而我希望藉由這二十篇有點囉嗦的評論證明這些作品至少是值得認真看待的,並且因而較諸許多單純的商業化作品來說,更值得被記憶與流傳。

一直以來,不管在嚴謹的學術領域、實務領域,或甚至是ACG領域,乃至於畢業後不得不面對的社會整體,我都是一個局外人,並且只在獨自一人看書或是看動畫時才覺得安適,而本書的這些評論文章大多一開始也只是個人的自言自語,然而現在我希望能跨出自言自語,使得這本書不只是我二十七年來生活的註腳,而也能夠是我重新參與世界的嘗試。



[1] 一位歷史老師,網誌於http://blog.xuite.net/tuyu/MIYU/5187482,至今已累積三十六萬字,並且發行了數次紀念書。

[2] 這個詞在臺灣的使用已經和日本的脈絡不同了,在這裡這個詞的意涵,就請各位讀者自行設想吧。不過對於「宅男」在臺灣的意涵問題,我在「甜度的極限-《幸運女神》」一節中有稍加討論。

[3] 參考江宜樺,「教改偏離自由心靈」,中國時報2007/5/9

……「自由心靈」是指一種「寬闊、自主、理性、包容」人格特質。具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較能以開放心胸看待外在世界的一切事物,比較重視獨立思考及自我反省能力的養成,也比較願意以溫厚平和方式處理人際間的差異與衝突。無論是中國先秦儒家所期許的「君子」,或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所追求的「博雅之士」,都相當接近這種具有自由心靈的人格。

……處於教改之後的時代,我們除了費力收拾教改的殘局,還必須提出一個嶄新的前景。筆者建議:我們要以「培養自由心靈」為教育的理想,要以務實、漸進、負責的態度檢討教育制度與教育政策的得失,並且要減輕「配合經建需要」與「確保工作機會」這兩種功利主義心態對教育的影響。我們需要的不是再來一次大規模社會運動,也不是諾貝爾光環的加持,而是步步為營、滴水穿石的努力。我們期待有一天,我們的年輕學子對為何求學有自主的定見,我們的老師對如何教育有更豐富的想像,我們的社會對適性發展有更包容的態度,而我們的政府對教育也不再施展意識形態的魔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