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

「浮華」的魅力-《巖窟王》

製作背景與版本說明

《巖窟王》是Gonzo 社在2004年製作,由前田真宏執導的電視動畫作品,故事則是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ère)1844年出版,膾炙人口的《基督山恩仇記》(Le Comte de Monte-Cristo)改編,雖然故事主軸基本上不變,但改編的幅度還是非常大,最明顯的是世界觀的全然改變,而故事中許多人物的個性有不小的修改,從而是一部很不一樣的作品;另一方面,在日本動畫中,《巖窟王》採用了非常具實驗性格的畫面處理,展現出前所未見的畫風。《巖窟王》既和原作不同,也與傳統日本動畫差距甚遠。

作為通俗小說的《基督山恩仇記》

在進入《巖窟王》之前,仍然必須先檢視一下原作《基督山恩仇記》,雖然這部作品現在總被稱為「世界文學名著」,但這基本上是一部通俗小說,並且自出版之始就運用了噱頭(聲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天知道呢?),而出版時為1844年,與故事所描寫的時間1815年到1838年相當接近,而故事中還涉及了拿破崙由厄爾巴島(Elba)復歸巴黎的史實[1],並且故事中保皇黨和革命黨人之間的衝突,相信在1844年,也仍然是歷歷在目的。

除了故事背景貼近當時的時事之外,《基督山恩仇記》除了一般常被提到的,探討正義、復仇與寬恕之外,之所以讓這部作品大受歡迎的因素恐怕還是那些更加通俗的原因,首先,基督山伯爵是一個集19世紀歐洲男性諸多幻想(或妄想)於一身的人物,他有過人的知識及品味,並且富可敵國,另外有驚人的魅力並且玩弄身邊的每一個人,有忠實的僕人,甚至擁有在法國不可能擁有的奴隸,而他雖然如暴君一般對待下人,即便如此還有個可愛的希臘公主對他死心蹋地,他甚至能夠吸到精純的大麻!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有一段悲慘的過去,並不是「不勞而獲」,並且有著嚴肅的使命。

這種能享受一切、操控一切的男性形象的妄想,自19世紀至今可說是歷久不衰,並擁有超越時間與國界的吸引力。基督山伯爵就算到今天的臺灣,恐怕還是「成功男人」的典範。

另一方面,《基督山恩仇記》故事三分之二的背景是「上流社會」,並有許多對奢侈生活的描述,但也表示了上流社會又往往藏汙納垢…對於浮華世界的描繪能夠滿足一般人的想像,而由於19世紀歐式的浮華,對現代人來說一樣的遙遠而有魅力,因此也就能一直受歡迎了,在這方面,《基督山恩仇記》和《臺灣霹靂火》運作的是同一種方式(不過手法高低差距非常大就是):成功男性的典範在浮華世界中與對手們鉤心鬥角。

當然,我可無意說這部小說和霹靂火差不多,至少其中處理了大量的人物,並且其中也不少具有深度,光是能夠將如此多的人物編織成故事整體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故事鉅細靡遺到甚至有點囉嗦,更不用說其中時常東引西引幾句拉丁諺語,總之這必須是有一定知識水準的人,花很大的功夫才能寫出來的東西。

重建浮華感

不過從這裡出發,我們倒是可以碰觸到《巖窟王》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的要素,在今日的現實世界中非常難以顯示出「浮華」這回事,首先,單單依靠財富是產生不了浮華之感的,浮華並不屬於暴發戶,要「浮」的起來需要建立特定類別的文化風格以和常人區分,而這種區分經常就表現為審美精緻化的要求,簡單的說要浮華還得要有點品味。[2]

而這點在今日面臨著困難,因為浮華基本上是那些享受社會大量剩餘的人累積出來的東西,然而在今日成功者的典範說好聽一點是「白手起家」賺取極大量資源的人,說難聽一點,就是暴發戶,而他們掌握了整個社會的論述核心,或許在臺灣這類地方尢然,然而這些人在「發達」之前,是沒有享受過多少剩餘的。然而在今日,教人成功(也就是變成暴發戶)的資訊最受歡迎,而這恰恰和浮華所需的那種對財富的淡然(因為已經有很多了)相反。

另一方面則是,資訊的流通以及消費文化對於人們想像力的動員,讓人能夠想像各種奢侈的可能性,從而浮華所需的心理上的距離感(那種常人完全無法想像的事物),也就愈來愈難以建立。

因此浮華感受的建立,寫實的設定已經不太可能了,在此《巖窟王》於風格上走對了方向,首先,在時代背景方面,將原著的歷史背景改變為未來世界,而且其中的未來想像並不著重於科技感,而僅是利用對未來想像中的無限可能性,建立出觀眾非常難以想像的各種華麗景觀,重建浮華所需要的心理距離感。

實驗性與設計感-畫面效果

《巖窟王》高度實驗性的畫面在這方面做得極為出色,這種畫面處理的主要效果是極大地增加畫面中的裝飾性,一般來說,人物的裝飾必須符合空間關係,也就是說,當人物轉身時,他的飾品、以及衣著上的花色也會跟著轉動,但《巖窟王》的畫面精巧地取消了這種空間關係,同時也取消了服裝的髮色的明暗,以精緻的材質圖樣取代了原本服裝與飾品,而因此,當人轉身時,轉動的只是人物服裝的輪廓,而材質裝飾卻仍維持靜止,如此一方面使得畫面總是充滿了各種裝飾,另一方面,則產生了衣著與頭髮的透明感,使得畫面極為華麗並超出了我們的視覺體驗,顯示出難以想像的炫目畫面。

除此之外,這種以材質充滿畫面的作法附帶了另一種視覺效果,一般來說,2D3D繪圖是極難整合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兩者處理光線的方式不同,2D畫面中的光影處理永遠無法和以程式跑出來的3D畫面整合,對於這個問題,豐富的材質圖案由於擺脫了光影效果,產生了透明感,從而成為了2D3D畫面之間的緩衝,由此使得《巖窟王》成為了我看過2D3D畫面整合度最高的作品。

另一方面,在人物造型上,《巖窟王》的服裝設計在透明感的材質下,每一件服裝都像是伸展臺上的作品,而且由於是設計繪制的,人物的身形比例相當完美,基督山伯爵單就形象本身就極具魅力,而袖口的火焰花紋更強化了復仇者的形象;原著中的希臘公主海黛(Haydée, エデ),造型則混合了濃厚的東亞味,近似和服的衣著搭配中式的幾何圖形,使得他比原著所描述的還要耀眼許多。

在鏡頭與光線的運用上《巖窟王》也是極為豐富,幾乎任何時候都在製造效果,平時的柔焦,重點人物集中光源,時常出現的蒸氣及煙霧,在回憶畫面中甚至在畫面邊緣使用了水波效果(這本來只會在Window Media Player 之類的地方出現),效果使用豐富到甚至讓人覺得有點藻飾,不過那正是浮華感所需的。

《巖窟王》單就畫面效果就可以說是近五年來的經典作品了,在畫面的華麗上能與之相提並論的日本動畫我還沒有看過,恐怕短期內也不會有。兼具實驗性及設計感的高品質畫面在這個年代建立了真正「浮華」的感受,並掌握了《基督山恩仇記》故事背景中那種撼動大眾的力量。

故事重心的改變

雖說《巖窟王》是一部以畫面為重點的作品,不過也必須討論一下故事本身,首先《巖窟王》由於是動畫作品,不可能如原作小說一般鉅細靡遺乃至囉嗦(原著中描述吸大麻的體驗都可以寫上個四頁),因此作了相當多的刪減,在117章中前31章的故事幾乎全被刪掉,並且也大大地窄化了許多角色(窄化的最嚴重的當屬維爾福法官,他本來是《基督山恩仇記》中最有趣的人物),並且原著中的支線故事幾乎全部被刪除。這是動畫不得不然的選擇,動畫沒辦法容納太多主線故事外的事件,在小說中由於人們可以很快地想到之前的故事,因此可以安排許多支線,但動畫如此則會喪失主線故事的流暢。

在大量的刪減下,故事由伯爵在羅馬(《巖窟王》中改為月都)解救阿爾貝(Vicomte Albert de Morcerf, アルベール・ド・モルセール子爵)開始,然後就是到達巴黎並開始暗中破壞仇人們的家庭,故事從這裡開始有幾個用意,首先,省略了前面的故事會使得觀眾不知道伯爵的來歷,從而增加懸疑感(雖然實在難像想有人不知道基督山恩仇記的故事,但這年頭這樣的人愈來愈多了……),第二,羅馬狂歡節的段落能夠在故事之初就將畫面效果發揮到極致,第三則涉及改編後故事視角的改變。

原著故事中,主要的角色仍然是基督山伯爵,因此重點在於他如何以他的力量操弄眼前的所有人,而由於讀者知道他的目的是「討回公道」,因此在伯爵進行種種卑劣的操控時,讀者還能無負擔地感受傷害他人的快感。但《巖窟王》中則將主角改為阿爾貝這個被伯爵騙的團團轉的青年,從而對於阿爾貝來說,故事的開始並不是在馬賽,而就是在與伯爵相遇的月都。

故事從阿爾貝的角度出發使得伯爵更接近一個「惡人」,他為了復仇進行的種種操作不只讓仇人受到傷害,他們的子女或許傷的更重,因為伯爵在仇人的眼中還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即便害怕他的報復,至少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並沒有傾覆。

但對阿爾貝這些第二代來說,伯爵的操作則使得他們所認識的世界徹底破滅,這點在阿爾貝身上特別的明顯,這個單純的人原本尊敬父母,敬愛伯爵,但最後發現自己活在父母的謊言中,而當他覺得世上唯一能相信的人是伯爵時,卻又得知伯爵一開始就在利用他。或許由於原著故事中的阿爾貝最後幾乎失去了一切,連伯爵也失去了,《巖窟王》中安排了他和歐樂妮(Eugénie de Danglars, ユージェニー,)之間的愛情故事(原著中的歐樂妮根本是個蕾絲邊啊)

不過這種故事軸線的改變,確實減弱了原著中基督山伯爵作為一個理想男性形象的感染力,觀眾比較難以分享那種權力感;另一方面,阿爾貝本身也不是個理想的形象,他一方面天真,但也不是個明智善良的人,他自大、自以為是而又缺乏判斷力,從而故事上主角的感染力不來自於自身,阿爾貝在故事上的感染力來自於他和伯爵之間的關係。

就此完全改變了原本男性取向的故事,反而成為一部BL味非常重的作品(在某些留言版上討論的重點在於某個畫面中阿爾貝和伯爵似乎在接吻……)[3],而的確也看得出導演有意地引發想像,讓阿爾貝對伯爵的敬愛變得有點曖昧,從而也讓伯爵的背叛以及阿爾貝由怨恨到原諒的過程變得有點「纏綿悱側」,不過由於這樣的故事和浮華的基調相容性相當的好,也不失為不錯的改編。

改編的最具張力的一段是阿爾貝與伯爵決鬥一段,在這段前基本上故事大抵照原住,但這一段完全不同,原本的段落中伯爵與阿爾貝之間的決鬥可以說是基於誤解,伯爵無意殺阿爾貝,而阿爾貝在了解原委後也承認伯爵的復仇,基本上雙方對於復仇的正義原則達成共識,衝突就解決了;然而在《巖窟王》中,伯爵原意就是藉殺死仇人的兒子令他們哀傷,而阿爾貝則是恨伯爵「欺騙他的感情(重申,這是BL味很重的作品)」,從而原本正義觀的共識變成情感上無解的衝突,最後只能靠他人的犧牲化解。

而伯爵自身雖然仍然保持著原作中的知識、財富與權力,但卻更強調他是個需要情感救贖的可憐人這點,這裡由海黛在故事上的改變反映出來,原作中的海黛公主單純是19世紀法國男性妄想下的產物,具備東方的神秘,還有無比的美貌,並且對伯爵一往情深,而且相當直率,復仇對他來說是大快人心的事,而在最後雖然伯爵為復仇感到空虛,海黛公主的陪伴多少救贖了伯爵。

改編的海黛則認為復仇是痛苦的,從而最終想表現自己的情感以阻止伯爵,但不同於原著的是,海黛無法在情感上幫助伯爵,反而是阿爾貝某程度上拯救了伯爵(再度重申,這是部BL味很重的作品),但伯爵其實至死都沒有脫離仇恨。

總之,原著中對復仇的討論主要在於正義以及是否過當的問題,情感空虛雖然也有著墨不少,但相對之下,情感主題並沒有主宰整個故事,而《巖窟王》則將復仇完全變成一個情感問題,問題變成人如何從憎恨中解脫,簡單的說,「情感取代正義」。

雖然故事的主軸變了,但改編中保留了非常多原著中提到的小細節,以及許多名言,包括「等待,並對未來懷抱希望」、「能命令基督山伯爵的,只有基督山伯爵」,但有趣的是這些名言說出來的時機與對象幾乎全部和原著不同。雖然《巖窟王》的改編還算能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敘事上並不總是很清楚,特別是結局有點語焉不詳是不小的瑕疵,這對於之前看過原著的人比較不是問題,因為原作中的描繪可以隨時作為補充,並且還增加很多比對細節的樂趣,不過對於比較不清楚的人來說就會造成困擾了。我會建議看過原著一次,或是一面和原著比對更好。

結語

總結來說,《巖窟王》是以畫面見長的作品,並且單憑畫面就已經是相當出色的作品了。但除此之外,《巖窟王》對原著故事的情感轉化也算成功而具有整體感,雖然情感取代正義的故事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雖然BL味也不是每個人受得了,並且敘事上有些問題,但因為它的風格一致,並且炫麗的無以復加,使得它無疑是一部經典動畫。



[1] 1814331日巴黎被佔領,之後拿破崙退位,並被軟禁在厄爾巴島,然而在1815226日逃出厄爾巴島,率領千人登陸法國,而法軍隨即轉而支持拿破崙,路易18隨即逃亡,而法國重回拿破崙統治。

不過這段統治期間只有三個月多(俗稱「百日王朝」),而之後在滑鐵盧第二度敗給聯軍,雖後被軟禁在聖赫倫那島(Saint Helena),並死於該地。

這段故事是《基督山恩仇記》一個有趣而且非常重要的背景,然而《巖窟王》為了科幻風格的一致性,放棄了這段歷史故事。

[2] 當然,有接觸過社會學的人馬上就會想到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對於品味的分析,而最通俗的批判方式就是,社會階層高的人以消費某些類型(比較貴)的文化商品,來顯示自己與一群人的不同,並強化「上流人」間的認同。

另外,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在《關鍵詞》(Keywords)一書中回顧「品味」(taste)一詞的演變,也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他認為在現代「品味」與「消費」已經無法區分了,你的品味在今日的意義就是你買了什麼東西。但反過來說,可以說品味一詞至少在過去,曾經有過不同於消費的意義,如果要正面地使用品味一詞,而不只是將品為斥之為上層階級的消費認同的話,也只能回溯這種不能被消費化約的意涵了。

[3] BL專指為男性與男性之間的同性之愛,而由於BL的愛好者多為女性,從而這也影響了BL風格的內涵,一般來說BL是「美男子」間的同性之愛,而且故事的重點經常在各種曖昧情境。

沒有留言: